一、实验室简介
中交集团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1年12月19日被认定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集团”)重点实验室,其依托单位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航局”)、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航研究院”)。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建造过程工程环保与安全技术领域,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软弱地基加固防治与工程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2)复杂水土环境下深基础安全服役性能与控制技术研究;(3)浪流多场耦合作用下海工结构响应及控制技术研究;(4)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安全建造技术研究。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落实中交集团和四航局有关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四航研究院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于2022年初部署并完成了科技平台实体化改革工作。在新发展、新机遇下,实验室以“创新、绿色、安全、共享”为宗旨,实行“融合实际、一体多翼、主责专责、内聚外联”的运行机制,坚持“创新、创效、创价值”的企业科技研发理念,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与价值链深度融合。
二、申报指南
按照《四航研究院科技平台开放课题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围绕科研联合攻关、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互动交流等方面,为进一步推动实验室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优势,深化实验室与外部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吸引高水平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实现“互联互通、互补优势、互利共赢”,现依托四航研究院向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发布实验室2023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第1批),资助海内外科研工作者参与实验的科技创新工作。
根据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安全建造技术研究”的发展规划及研发需求,本次申请指南(第1批)拟设立“边坡植被生物量反演模型研究”方向的开放课题,具体信息如下。
1. 研究内容:以公路边坡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解决遥感数据空间位置偏差、植被结构参数提取困难、树种类型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构建适用于边坡尺度的植被生物量反演模型,为大范围公路边坡植被生物量估算提供方法借鉴及应用示范,为边坡恢复生态系统碳收支过程模拟提供数据和方法支撑。
2. 考核指标:揭示生物量高光谱遥感反演的机理,构建边坡植被生物量高光谱遥感反演方法,研发边坡植被生物量反演模型1套;发表(录用)相关学术论文及受理发明专利。
3. 资助计划:拟资助不超过2项,支持总额不超过20万元(根据专家评审建议决定择优资助)。
三、申报要求与程序
1. 申请条件及要求
(1)项目应符合开放基金申报指南要求,且学术思想新颖,具有创新性。
(2)申请人(项目负责人)应在国内外有固定的受聘单位且聘期覆盖该基金项目实施期限。
(3)项目负责人应具备博士学位或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具有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或环境遥感等相关专业背景,承担过相关方面的课题,能熟练掌握模型运行、野外实验,空间分析与制图技术等。对于海外研究人员,须有实验室成员参与联合申请。
(4)鼓励申请人与工程研究中心固定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通过立项后,实验室将指定研究人员参与开放基金课题研发实施。
2. 申请程序
(1)申请者填写《中交集团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见附件1),于2022年12月7日前将电子文档(含所在单位盖章扫描页)同步发送至邮箱hguangcun@cccc4.com、lwenyu@cccc4.com(邮件命名为“姓名+工作单位+环安实验室2023年度开放基金申请”)。
(2)实验室组织专家对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进行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提出开放课题基金项目资助建议名单,按照四航研究院相关管理办法审定、审批。
(3)经评审后将公示确定资助的项目,实验室在10个工作日内通知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收到立项通知后按要求填写《中交集团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工作大纲》(见附件2),报送实验室;经审查通过后签订委托合同。
(4)申请人将申请书盖章件、工作大纲盖章件和合同盖章件一式4份寄送至实验室。
3. 经费拨付与结题验收
(1)签订合同后时拨付资助经费的30%;项目通过中期考核后,拨付资助经费的40%;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拨付剩余经费。
(2)对照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按照合同相关条款要求进行验收。
4. 相关说明
项目研究期限为1~2年,本批次项目实施起始时间为:2023年1月1日。
请有意愿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研发机构根据本次发布的开放课题研究内容,填写“中交集团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具体模板可咨询联系人),申请书限于申报截止时间前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郝博士
电 话:020-89606719
地 址:广州市海珠区瑞宝街道大干围2号研究院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