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智慧工地系统”通过试运行测试并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深度融合BIM、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构建起覆盖“四航局-子公司-项目部”三级联动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标志着研究院在工程管理数字化转型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1)全要素集成管理,打造智能中枢
该系统创新性地集成八大核心管理模块:通过劳务实名制与闸机人脸识别实现劳务动态管理,对超龄劳务人员进行预警;部署AI视频监控系统,自动识别人的不安全行为;建立噪音、流速、水位、温湿度、空气质量实时环境监测体系,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及提前预警;开发安全质量巡检模块,在移动端实现隐患快速闭环处理;引入船机设备“一机一档”的电子档案管理;研发进度计划与BIM模型动态联动的4D模拟功能,可实时进行工期偏差预警;研发智慧监测模块,通过BIM模型与监测数据关联,实现数据快速浏览、测点位置快速定位及数据的实时预警;通过数据中台打通项目信息门户、项目技术管理、项目技术管理月报、基础数据平台、产值管理、形象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7个四航局内部系统接口,真正实现"数据同源、业务协同"。
(2)三级穿透式管理,打通数据孤岛
系统突破性地建立三级管理架构:项目层级聚焦人员、视频、环保、安全、质量、生产、船机、技术、监测等九个方面的管理,全面响应四航局项目管理制度,兼顾项目管理个性化需求;于公司层级可实时调取本公司项目数据,生成多维分析看板;于四航局层级可通过数据驾驶舱实现全局管控。该系统数据源来自项目层级,公司层级和局层级数据,可自动获取项目层数据进行分析,重复填报率大幅下降,显著提升报表编制效率,真正践行"让数据多跑路,让管理更智慧"的理念,形成具四航局特色的智慧工地平台。
(3)可视化技术赋能,重塑管理体验
该系统的两大技术亮点引发行业关注:一是开发了“进度计划-BIM模型-实际完成量”三维联动的可视化沙盘,通过红黄绿三色预警直观展现工程进展;二是搭建BIM+监测数据融合平台,将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监控等320余个监测点的实时数据映射到三维模型上,通过BIM模型上绿色和红色测点标签进行监测数据可视化预警,实现风险管控"空间定位+数值预警"双保险,使复杂工况变得“一屏可知、一图可管”。
目前该系统已在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工程、广州市海珠区三滘立交地块项目等重点项目试点应用,已有423个项目数据接入了智慧工地。下一步,研究院将持续完善智能算法模型,拓展“AI决策”等新功能,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