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研究院(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一种用于底泥中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修复的设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在底泥污染治理工程中,由于重金属和有机物的物化性质差异较大、两者可发生交互作用,因而该类复合污染底泥的原位治理难度往往较大,且治理效率普遍较低。电化学技术通常具有环保高效的技术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较难实现一个设备同步去除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复合污染。
本专利研发的底泥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修复设备包括电源控制器和双阳极电解槽等结构。电解槽中各电极并排放置,阴极板置于阳极板中间,形成两个电解体系。设备无需额外投加氧化剂、絮凝剂等化学试剂,通过电化学反应水解生成氯氧自由基等活性物质及絮凝物质,从而实现底泥及上覆水中重金属-有机物的同步去除,可有效解决现有复合污染底泥原位治理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