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度“中交集团科学技术奖和专利奖”评审结果公布,研究院(研发中心)五项科技成果获奖。包括:主持项目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明专利奖1项;参与项目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中长周期波海况下工程船舶施工适应性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针对工程建设项目遭遇中长周期波浪影响的难题,通过中长周期波浪作用下的工程船舶的适应性研究,建立了工程船舶作业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支撑了工程船舶外海施工作业船舶选型、调遣、工期安排等工程实践;提出的中长周期波浪条件下船舶水上作业适应性改善措施,提升了工程船舶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水上施工作业能力。研究成果为恶劣海况下的施工作业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支撑,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泉州石湖、汕尾陆丰、揭阳惠来、加纳特码、秘鲁钱凯等境内外多个工程。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状态监测评估预警技术研究”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在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状态多源协同监测技术、数据预处理及融合技术、安全状态动态评估及预警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研发了“自动采集-快速处理-智能诊断-实时预警”一体化施工安全状态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了工程施工安全状态多源协同监测、安全状态动态评估及实时预警等功能。项目成果在深中通道、广州港新沙港区、广连高速等典型公路水运工程中应用,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中东地区吹填造陆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以中东地区吹填砂性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吹填施工全过程质量监控指标和方法,实现了吹填料质量精细化控制;构建了考虑砂性土细粒含量、矿物类型、相对密度等因素的地基沉降计算模型,创新了砂性土地基的工后沉降控制设计方法;同时提出了综合相对密度、地基承载力、工后沉降等指标质量评价方法,实现了吹填土地基加固质量科学评价。项目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在科威特LNGI项目、沙特阿美贝里钻井岛项目等中东地区重大工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种钢壳沉管用低收缩自密实混凝土、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获得发明专利奖。该发明开发的钢壳沉管用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填充性和抗离析性,相对传统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等级可达C50,且实现了对现有自密实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大、砂率高、收缩较大、体积稳定性较差等问题的技术革新,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深中通道工程项目的钢壳沉管隧道施工中,相关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也已成功纳入主编的《水运工程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规范》(JTS/T 226-2021)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