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研究院(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一种基于混凝土水化热的灌注桩扩孔内混凝土质量检测装置”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近年来,采用人工扩孔、机械挤扩孔等工艺施工的异型灌注桩得到越来越多应用,这类桩型相比传统灌注桩可以充分发挥土层特点,优化桩长并减小沉降。但目前对于异形灌注桩关键扩孔段的混凝土质量检测评价仍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传统的完整性检测手段均无法适用。该发明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在浇筑混凝土前将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扩孔内的任意位置,为监测扩孔内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水化热温度进而分析评价扩孔混凝土质量提供了必要工具。该发明装置是实现基于混凝土水化热的异型灌注桩质量检测技术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