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科技动态当前所在页面:首页>新闻动态>科技动态
研究院(研发中心)四项科研成果获中交集团科学技术奖
时间:2020-09-29来源:工艺所 建材所 科技部作者:刘志军 杨海成 郑昕

近日,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2020年度科学技术奖和专利奖获奖名单公布,研究院(研发中心)四项科研成果获科学技术奖,“DCM法加固水下软基自主核心技术及自动化装备研发”获得科学技术一等奖,“基于长期暴露试验的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过程和寿命计算理论”、“海洋环境下混凝土自抗蚀技术”获得科学技术二等奖,参与项目“超大直径HDPE管水下安装成套技术研究”获得科学技术三等奖。

“DCM法加固水下软基施工核心技术及自动化装备研发”为四航局、研究院、二公司共同完成的战略性重大研发项目。该项目对DCM法处理水下软基的加固机理、自动化装备、施工关键技术及施工质量评价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成功自主研发建造了综合性能优于国内外同类型施工船舶的国内首艘三处理机水下DCM船,研发了新一代水下DCM高效施工成套核心技术,并提出了综合考虑基础整体服役性能的施工质量评价方法。该项目研究成果为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等四航局参建的重大水运建设项目以及境内外相关项目标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基于长期暴露试验的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过程和寿命计算理论”依托我国华南、华北等地区的长期暴露试验,开展了地区环境差异、荷载作用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研究,分析了耐久性失效过程演变机理,优化了海工混凝土耐久性寿命计算模型。研究完善了海工混凝土耐久性基础理论,并在重大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中得到应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自抗蚀技术”主要针对海洋侵蚀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结合试验研究,开展了混凝土自抗蚀新材料、裂缝自愈合及抗裂养护材料制备等研究,形成了海洋环境下混凝土自抗蚀技术。研究成果为提高海工混凝土耐久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和相应材料,对提升恶劣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