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科技动态当前所在页面:首页>新闻动态>科技动态
研究院三项中国交建科技项目通过项目验收
时间:2020-09-27来源:综合稿作者:

近日,中国交建科技部在广州主持召开了“海洋环境交通基础设施耐久性监测与电化学提升技术”、“海洋环境超大钢结构腐蚀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和“废弃物(渣土)的环境岩土评价及环保型填埋造陆关键技术研究”三项科技项目的验收会。验收专家组听取了各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文件,一致同意以上项目通过验收。

“海洋环境交通基础设施耐久性监测与电化学提升技术”针对海洋交通基础设施耐久性问题,开展了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机理、服役期交通基础设施耐久性远程监控、劣化混凝土电化学提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荷载水平、矿物掺合料作用下海工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机理,建立了考虑荷载与氯离子固化协同作用的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模型;自主研发了具有温度修正功能的混凝土耐久性监测传感器,开发了远程数据自动采集及分析系统;提出了满足不同提升寿命需求的电化学脱盐关键参数指标,建立了混凝土结构物寿命提升计算模型。项目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研究成果在珠海高栏港二期码头、湛江港码头等工程中得到了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海洋环境超大钢结构腐蚀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开展了涂层、海水电阻率、海泥介质、阳极布置方式等因素对保护电位空间分布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海洋环境超大钢结构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技术关键技术,建立了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新物理缩比模型试验方法,解决了尺寸效应导致的小尺寸模型下牺牲阳极发生电流与原型匹配的问题;揭示了钢管桩表面电位空间分布与钢管桩埋深、海泥电阻率、涂层保护面积之间的关联规律,提出了涂层联合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新方案;提出了可有效延长大截面深埋沉管钢壳结构系统保护时间的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优化设计方案。项目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理论性及创新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废弃物(渣土)的环境岩土评价及环保型填埋造陆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建筑渣土环境治理与工程处理两者缺乏协同研究的现状,开展了建筑渣土的环境岩土工程评价、环保型填埋造陆和地基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渣土填料的环境岩土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提出渣土分选工艺流程和分区分层填埋的全流程控制方法,实现了渣土的高效利用;首次研发了兼顾重金属污染土地基修复及排水固结处理的方技术法,实现了环境治理和工程协同处理。项目成果在深圳机场第三跑道扩建、深圳LNG应急调峰站项目配套码头等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本次通过验收的三个项目均为中国交建资助的应用基础项目,应用基础项目旨在提升中国交建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能力,并为中国交建主要业务领域产业结构调整或行业技术水平提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充足的技术储备,最终显著增强中国交建的核心竞争力。据悉,2020年研究院新立项中国交建应用基础项目1项,青年创新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