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企业要闻当前所在页面:首页>新闻动态>企业要闻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与健康诊断研究”获水运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时间:2010-10-25来源:作者:

近日,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承担的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与健康诊断研究”获得2010年度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与健康诊断研究”交通运输部“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的重要课题。该项目由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了国内十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联合开展攻关。20069月正式立项研究,历时四年,于20104月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科教司的验收鉴定。

项目首次针对我国北方、华东和南方典型海水腐蚀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调查和长期海洋环境暴露试验研究,采取大规模工程调查、长期海洋环境暴露试验与快速室内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建立了与我国典型海港实体工程相吻合的混凝土耐久性寿命预测模型。并且国际上首次利用长期暴露试验进行复原试验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室内快速试验与长期暴露试验的耐久性相关性,解决了海工混凝土耐久性质量控制指标与设计使用年限之间定量关系的难题。根据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建立了综合考虑混凝土材料、构造、环境等多因素的海洋环境钢筋混凝土锈蚀开裂过程模型。进一步开发了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和寿命计算软件,即可用于新建工程的耐久性设计,也可用于已建工程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并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凝土耐久性监测传感器,开发了兼备实时监控和预警功能的海工混凝土耐久性健康诊断和寿命预测系统。经鉴定,该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空白。

该项目的多项成果已经纳入行业标准规范,对于提高我国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整体技术将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该成果可用于海洋腐蚀环境下海港工程、跨海桥梁及隧道工程及其他沿海、海上土木建筑工程,也可应用于寒冷地区需撒除冰盐的路桥市政工程以及盐碱地区的其他建筑工程等,推广前景广阔。将显著提高我国港口码头和跨海湾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耐久性,促进我国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